故入而并于阴则寒,出而并于阳则热,出入无常,故寒热间作也。 伤寒四、五日,腹中痛,若转气下趋少腹者,此欲自利也。
少阳者,胆经也。 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,阴欲郁而阳必驱,至七、八日,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,必自止。
如呕多虽有阳明证,不可攻之,因病未离少阳也,服柴胡汤渴当止。可见阳气一经郁结,不但阳证似阴,并阳脉亦似阴矣。
否则津干热结,胃不能和,不但□语,且更烦而悸矣。今五、六日,更见往来寒热,胸□苦满,默默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则知是中风、伤寒兼见俱有之证也。
连、柏治厥阴,阳邪则有余,不足以治阴邪也。右九味,以水六升,清酒六升和,煮取五升,去滓,温分五服,一方水酒各四升。
前热者后必厥,乃申明一、二日为前,四、五日为后,以见热极必发厥也。盖伤寒表虚,最忌亡阳,而里虚又患亡阴。